DNS
DNS 是 Kubernetes 的核心功能之一,通过 kube-dns 或 CoreDNS 作为集群的必备扩展来提供命名服务。
CoreDNS
从 v1.11 开始可以使用 CoreDNS 来提供命名服务,并从 v1.13 开始成为默认 DNS 服务。CoreDNS 的特点是效率更高,资源占用率更小,推荐使用 CoreDNS 替代 kube-dns 为集群提供 DNS 服务。
从 kube-dns 升级为 CoreDNS 的步骤为:
$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coredns/deployment
$ cd deployment/kubernetes
$ ./deploy.sh | kubectl apply -f -
$ kubectl delete --namespace=kube-system deployment kube-dns
全新部署的话,可以点击这里 查看 CoreDNS 扩展的配置方法。
支持的 DNS 格式
- Service
- A record:生成
my-svc.my-namespace.svc.cluster.local
,解析 IP 分为两种情况- 普通 Service 解析为 Cluster IP
- Headless Service 解析为指定的 Pod IP 列表
- SRV record:生成
_my-port-name._my-port-protocol.my-svc.my-namespace.svc.cluster.local
- A record:生成
- Pod
- A record:
pod-ip-address.my-namespace.pod.cluster.local
- 指定 hostname 和 subdomain:
hostname.custom-subdomain.default.svc.cluster.local
,如下所示
- A record:
apiVersion: v1
kind: Pod
metadata:
name: busybox2
labels:
name: busybox
spec:
hostname: busybox-2
subdomain: default-subdomain
containers:
- image: busybox
command:
- sleep
- "3600"
name: busybox
支持配置私有 DNS 服务器和上游 DNS 服务器
从 Kubernetes 1.6 开始,可以通过为 kube-dns 提供 ConfigMap 来实现对存根域以及上游名称服务器的自定义指定。例如,下面的配置插入了一个单独的私有根 DNS 服务器和两个上游 DNS 服务器。
apiVersion: v1
kind: ConfigMap
metadata:
name: kube-dns
namespace: kube-system
data:
stubDomains: |
{“acme.local”: [“1.2.3.4”]}
upstreamNameservers: |
[“8.8.8.8”, “8.8.4.4”]
使用上述特定配置,查询请求首先会被发送到 kube-dns 的 DNS 缓存层 (Dnsmasq 服务器)。Dnsmasq 服务器会先检查请求的后缀,带有集群后缀(例如:”.cluster.local”)的请求会被发往 kube-dns,拥有存根域后缀的名称(例如:”.acme.local”)将会被发送到配置的私有 DNS 服务器 [“1.2.3.4”]。最后,不满足任何这些后缀的请求将会被发送到上游 DNS [“8.8.8.8”, “8.8.4.4”] 里。
kube-dns
启动 kube-dns 示例
一般通过扩展的方式部署 DNS 服务,如把 kube-dns.yaml 放到 Master 节点的 /etc/kubernetes/addons
目录中。当然也可以手动部署:
kubectl apply -f https://github.com/feiskyer/kubernetes-handbook/raw/master/manifests/kubedns/kube-dns.yaml
这会在 Kubernetes 中启动一个包含三个容器的 Pod,运行着 DNS 相关的三个服务:
# kube-dns container
kube-dns --domain=cluster.local. --dns-port=10053 --config-dir=/kube-dns-config --v=2
# dnsmasq container
dnsmasq-nanny -v=2 -logtostderr -configDir=/etc/k8s/dns/dnsmasq-nanny -restartDnsmasq=true -- -k --cache-size=1000 --log-facility=- --server=127.0.0.1#10053
# sidecar container
sidecar --v=2 --logtostderr --probe=kubedns,127.0.0.1:10053,kubernetes.default.svc.cluster.local.,5,A --probe=dnsmasq,127.0.0.1:53,kubernetes.default.svc.cluster.local.,5,A
Kubernetes v1.10 也支持 Beta 版的 CoreDNS,其性能较 kube-dns 更好。可以以扩展方式部署,如把 coredns.yaml 放到 Master 节点的 /etc/kubernetes/addons
目录中。当然也可以手动部署:
kubectl apply -f https://github.com/feiskyer/kubernetes-handbook/raw/master/manifests/kubedns/coredns.yaml
kube-dns 工作原理
如下图所示,kube-dns 由三个容器构成:
- kube-dns:DNS 服务的核心组件,主要由 KubeDNS 和 SkyDNS 组成
- KubeDNS 负责监听 Service 和 Endpoint 的变化情况,并将相关的信息更新到 SkyDNS 中
- SkyDNS 负责 DNS 解析,监听在 10053 端口 (tcp/udp),同时也监听在 10055 端口提供 metrics
- kube-dns 还监听了 8081 端口,以供健康检查使用
- dnsmasq-nanny:负责启动 dnsmasq,并在配置发生变化时重启 dnsmasq
- dnsmasq 的 upstream 为 SkyDNS,即集群内部的 DNS 解析由 SkyDNS 负责
- sidecar:负责健康检查和提供 DNS metrics(监听在 10054 端口)
源码简介
kube-dns 的代码已经从 kubernetes 里面分离出来,放到了 https://github.com/kubernetes/dns。
kube-dns、dnsmasq-nanny 和 sidecar 的代码均是从 cmd/<cmd-name>/main.go
开始,并分别调用 pkg/dns
、pkg/dnsmasq
和 pkg/sidecar
完成相应的功能。而最核心的 DNS 解析则是直接引用了 github.com/skynetservices/skydns/server
的代码,具体实现见 skynetservices/skydns。
常见问题
Ubuntu 18.04 中 DNS 无法解析的问题
Ubuntu 18.04 中默认开启了 systemd-resolved,它会在系统的 /etc/resolv.conf 中写入 nameserver 127.0.0.53
。由于这是一个本地地址,从而会导致 CoreDNS 或者 kube-dns 无法解析外网地址。
解决方法是替换掉 systemd-resolved 生成的 resolv.conf 文件:
sudo rm /etc/resolv.conf
sudo ln -s /run/systemd/resolve/resolv.conf /etc/resolv.conf
或者为 DNS 服务手动指定 resolv.conf 的路径:
--resolv-conf=/run/systemd/resolve/resolv.conf